時間:2021-12-14 15:30:32
1.殼寡糖作為飼料添加劑的理論基礎
1.1提高機體免疫力
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針對仔豬與肉雞展開。李曉晶和王秀武在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殼寡糖后,肉雞的免疫器官重量均有增加,且相應的抗體效價提高。陳虹等在鵪鶉日糧中添加殼寡糖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些結果都說明殼寡糖對動物機體非特異性 免疫及特異性免疫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是一種良好的免疫調節劑。
1.2促進消化調節營養平衡
殼寡糖在飼養仔豬和肉雞過程中,具有良好的促消化功能。Tang等發現添加殼寡糖可以提高斷奶仔豬合成蛋白的能力,也對其脂類代謝有一定的調控作用。此外殼寡糖還可以誘導仔豬血清生長激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mRNA水平的提高,這兩者均有助于調節仔豬體內的營養平衡。這個結論也被liu等人進行的實驗證明,添加100~400毫克/公斤殼寡糖可以提高仔豬的表觀消化率,蛋白含量,鈣含量等消化吸收指標。Li等在肉雞上的實驗也獲得了同樣的結果。這些實驗都證明在促進吸收的同時,殼寡糖還可以加強動物的消化能力,優化營養結構,提高產品品質。
2.殼寡糖作為飼料添加劑
在畜禽方面的應用
2.1在蛋雞方面的應用
山東農業大學王衛紅等分析不同分子量的殼寡糖對蛋雞的蛋品質、血清生化指標、生產性能、以及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細胞介素-2(IL-2)基因表達的影響,并從中選出殼寡糖的最適分子量。首先需要選取體重勻稱,生產性能良好,生命周期在70周齡左右的蛋雞,并隨機分成4組,包括對照組和不同分子量殼寡糖的試驗組,每組重復4次實驗,每次實驗重復30只雞。對照組和平時一樣,飼喂普通飼料;試驗組需要添加200毫克/公斤不同分子量(1KDa、3KDa、8KDa)的殼寡糖進行飼喂,試驗全程為42天。在試驗過程中,需要每周計算蛋雞的日采食量、產蛋率、平均蛋重,在21天時測定蛋品質,42天時測定其脾臟指數及脾臟中TNF-α和IL-2基因的表達。結果表明①在飼料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殼寡糖對蛋雞的日采食量、平均蛋重、產蛋率均無明顯影響。②試驗組和對照組相比較,蛋黃比重和蛋殼比重無明顯差異。雞蛋的哈夫單位隨著殼寡糖分子量的提高而顯著提高,1kDa、3kDa、8kDa的殼寡糖添加組,雞蛋的哈夫單位分別提高了3.70%、5.20%、12.71%。添加3kDa的殼寡糖蛋形指數低于對照組, 添加1kDa和3kDa殼寡糖有增加蛋殼強度的趨勢。③飼糧中添加3kDa的殼寡糖的添加組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比對照組降低5.86%。添加3kDa和8kDa的殼寡糖蛋雞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比對照組分別降低了39.9%和23.2%。④添加3kDa的殼寡糖顯著提高了脾臟中TNF-α基因表達量,添加1kDa的殼寡糖顯著提高了IL-2基因的表達量。
綜上所述,添加3kDa的殼寡糖可以減少血清中甘油三脂及葡萄糖的含量,1kDa的殼寡糖提高脾臟中IL-2的表達量,添加3kDa的殼寡糖提高TNF-α的表達量。所以在蛋雞飼料添加劑中,殼寡糖的最適宜分子量為1kDa~3kDa。
2.2在妊娠后期母豬的應用
廣州海洋大學湯俊等為研究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殼寡糖對妊娠后期母豬生產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 并分析出最適宜的添加水平,同時做出如下分析。首先選取體重相似、身體狀況良好、預產期相近的35頭4胎次母豬,將其隨機分為5組,每組做7個重復,每組重復一頭母豬。對照組飼喂普通基礎飼料,試驗組分為4組,飼喂添加不同殼寡糖的基礎飼料(30、90、270、810克/噸)。試驗從母豬妊娠85天開始,到產仔后7天結束。試驗過程中做不同測試,結果如下:① 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殼寡糖對仔豬的死亡率、初生重、腹瀉率都沒有明顯影響。②同對照組比較,試驗組30克/噸和90克/噸中初乳豬瘟抗體分泌性球蛋白的濃度濃度無顯著差異,而試驗組270克/噸和810克/噸顯著提高了初乳豬瘟抗體slgA的濃度。隨著殼寡糖的添加水平增加,母豬血清中溶菌酶和豬瘟抗體slgA的濃度表現為極顯著的線性和二次曲線升高效應。依據二次曲線計算,殼寡糖添加水平在500~700 克/噸時,母豬初乳、血清豬瘟抗體slgA和血清溶菌酶的濃度值較高。同對照組相比,添加30、 90、270、810克/噸殼寡糖母豬血清IL-2的濃度無顯著差異。由上述試驗可以看出,飼料中添加500~700克/噸的殼寡糖最適宜妊娠后期母豬。
源自 徐國榮 《殼寡糖在畜禽飼料添加劑中的應用》